|
||||||
|
||||||
今年是我在海外項目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二十個春秋,作為安全生產戰(zhàn)線上的一名老兵,我親身經歷并見證了電建市政公司國際業(yè)務的蓬勃發(fā)展,足跡遍布巴基斯坦、坦桑尼亞,乃至肯尼亞、盧旺達、馬拉維、布隆迪等諸多國家。 回顧我所在的電建市政東非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發(fā)展、變化,感觸頗多:從進入項目班子,擔任項目安全總監(jiān),參與項目決策,再到現今擔任電建市政東非公司安全環(huán)保部主任,統一監(jiān)管指導東非五個國別的安全管理工作;從作為安全員,一個人單打獨斗,到公司全員齊抓共管;從被動處理事故,到主動事前預防。概括一句話就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時代要求,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我與同事攜手,共同進步,為實現企業(yè)安全發(fā)展努力。 2004年7月,我以一名健康安全管理者的身份進入電建市政公司巴基斯坦杜伯華電站項目工作。那時,項目安全只是一個名詞,職工生病或外傷才會想起我、找到我。我始終處于被動服務的角色,對施工安全無話語權,而項目上的很多職工則對施工安全無概念、無措施、無方法、無行動。 2013年9月和10月,在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的大背景下,我先后在位于東非區(qū)域的四個施工項目擔任安全總監(jiān),一開始從反“三違”入手,抓組織機構建設、隱患排查、安全教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班組安全,隨著工作的開展,越來越感覺到安全的重要性,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 起初,我也不適應,思想壓力大,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不斷在網上學習安全知識,學習法律法規(guī),邊干邊學,不斷積累經驗,經過十年歷練,從門外漢,到現在成長為行業(yè)安全專業(yè)人員。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我深刻地認識到文化融合是境外項目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要求中方員工尊重所在國文化習俗的基礎上,致力于創(chuàng)造平等、互助、尊重、互信的安全文化氛圍,通過組織學習教育、解疑釋惑和文化娛樂等一系列活動,致力于彌合中方員工與當地雇員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提升全員安全素質,培育全社會安全文化,筑牢安全防線,從而為公司長期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盧旺達姆烏巴大壩建設工程項目,我們?yōu)槟滤沽中值茉谑┕c專門修建了休息室、祈禱室,祈禱室內擺放有穆斯林風格的跪墊方便他們使用。祈禱室的設置是項目倡導人性化管理,提升員工歸屬感、獲得感的具體措施。項目大車司機羅伯特告訴我:“他跟著中國公司干了十五年了,項目尊重他的生活習慣,項目就是家。將拖掛車停靠在項目停車場再過來祈禱,既靜心,也安心?!?/p> 為提升當地民眾風險防范意識和交通安全知識,在馬拉維利隆圭蚌達供水管網優(yōu)化項目,我們組織人員帶著相關安全圖標、畫冊到沿線學校、村鎮(zhèn)等普及安全知識,教大家認識安全圖標,講解各種安全標識牌的內容、安全色、行走方向等;引導當地民眾遵守交通秩序,車輛、行人經過路口做到“一看、二慢、三通過”,小朋友不要在路口玩耍、逗留;不要圍觀機械設備,遠離設備作業(yè)范圍,不擅自、不隨意進入施工區(qū)域,學會觀看施工區(qū)域設置的各種安全警示牌及警示標語。通過安全知識進學校、村鎮(zhèn)活動,讓當地人學到了安全知識,學生與民眾安全意識得到提高的同時,理解并支持項目各項工作,從而為項目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促進了施工進度。 在坦桑尼亞多多馬機場項目安全檢查期間,我們組織專業(yè)人員根據項目生產工藝、作業(yè)任務特點及崗位作業(yè)安全風險與職業(yè)病防護要求編寫漢語、英語、斯瓦希里語等語言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安全生產班前會手冊,既張貼至各施工作業(yè)面與設備設施明顯位置,也發(fā)放至相關作業(yè)人員手中。鼓勵項目中方人員積極學習當地語言,深入了解當地文化、風俗和習慣,努力消除語言溝通障礙。項目上的當地雇員在工作中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習慣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學習漢語,了解中國人的文化習慣。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不知不覺地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安全細節(jié)、常識牢記于心,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目前,在境外項目的安全生產已不再是短暫的階段性工作,而是日常工作的核心內容;安全生產工作已經不是安全生產監(jiān)督部門的單打獨斗, 而是全員抓安全、管安全、會安全的集體行動,為實現可持續(xù)安全發(fā)展注入了蓬勃動力。 回首這二十載境外安全管理的風雨兼程,我深切體悟到:境外安全無小事,它與企業(yè)的成長步伐緊密相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使命光榮,我的成長軌跡與企業(yè)的發(fā)展脈搏息息相關,更與企業(yè)對境外安全的高度重視密不可分。對此,我由衷感謝這個賦予我們無限可能的偉大時代,展望未來,我們將以實干為舟,以責任為帆,與非洲兄弟手拉手,共同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抓得更嚴、更細,為“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為當地社會和諧穩(wěn)定貢獻力量,更為企業(yè)的可持續(xù)安全發(fā)展筑起堅不可摧的屏障! |
||||||
【打印】
【關閉】
|
||||||
|